他,出身贫寒,18岁时凭借过人才艺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,开启了从军从艺的人生之旅;他,勤奋高产,创作出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》《妈妈的吻》《小螺号》等至今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;他,热心音乐教育事业,古稀之年还创办网上音乐学院……本期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——文艺名家讲故事》栏目对话著名词曲作家付林。
详细>>
1964年,高中毕业的我来到哈尔滨准备报考沈阳音乐学院,恰巧当时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在东北三省招生。“上学不收学费,穿军装有补贴,还能去北京”,这对家境贫寒的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。在考场上,我用竹笛演奏了两首曲子。军艺的老师特别满意,过了两天就给我回话了:“别的地方不要考了,你被录取了!”就这样,18岁的我踏进了军艺的大门。
1964年,对我个人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,是我从军从艺的起点。那个年代的文艺兵,首先是当兵,其次才是搞文艺,所以,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跑操,接受军事训练。我们进部队三个月,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:天刚蒙蒙亮就起床,听到哨声就赶紧起来集合,说打背包就打背包,所有的东西带齐去野营拉练,困得实在不行,边走路边打瞌睡……
随着名气的提升,请我写歌的人越来越多了。但对我而言,生活和创作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,也许是我们这些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音乐人,从来没想过要把创作当成商业行为,也绝不会把自己的作品当成商品去买卖。我始终觉得,我们有责任通过歌声传递88必发娱乐城 的力量,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,不能为了利益而吹捧那些不知所以然的歌曲。说到底,好音乐要经得住时间的淘洗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,摇车不摇的时候苍蝇会飞过来,摇车里的我会很难受,母亲过来一摇,就把苍蝇赶走了。小时候记不住什么,但那个场景我永远记得。我们家兄弟姊妹很多,可每当腊月十五,母亲都记得这一天是我的生日,她会把5分钱塞进我的掌心,让我出去买个白面馍——那可是当时的“蛋糕”啊!直到2013年母亲去世时,我才发现,其实我欠妈妈一个吻,而且欠得太久太久!